传统纸质档案与割裂的电子系统,正让70%的医疗数据价值沉睡在孤岛中。
数据割裂,价值湮没
居民健康档案散落于HIS、公卫、体检等数十个独立系统,门诊记录、慢病随访、检验报告彼此隔离,跨机构调阅率不足15%。
即使部分区域建立集成平台,仍以基础归档为主,缺乏动态分析、风险预测、临床辅助等深度应用场景。
档案沉睡,应用乏力
传统健康档案多为“死数据”,患者无法自主管理,医生调阅需跨多系统查询,临床使用效率低下。
慢病管理等核心场景缺乏智能工具支撑,高危患者识别依赖人工筛查,漏管率超30%。
合规与体验双重压力
等保2.0要求健康数据全链路加密,但自建系统常因架构老旧难以满足国密算法+物理隔离要求。
居民对健康主权意识觉醒,83%的患者要求实时查看个人档案,但产品缺乏安全可控的开放能力。
以云原生架构+医疗AI内核为核心,为公立医院、医联体、基层机构提供“数据融通、智能驱动、安全开放”的健康档案管理平台,激活每一份数据的临床与管理价值。
多源数据治理引擎:
对接HIS、LIS、公卫、互联网医院等系统,结构化病历、影像报告、物联网体征数据自动清洗归一。
支持按时间轴/事件类型生成个人健康画像。
患者主权开放平台:
居民通过微信小程序自主查阅档案、下载报告、管理家人健康。
授权医生调阅时,自动高亮关键病史(如药物过敏史、慢病指标趋势),医生诊断效率提升40%。
慢病风险动态防控:
三色档案模型:自动标记高危(红标)、中危(黄标)、低危(绿标)患者,配套差异化干预策略;
物联网设备联动:高危患者数据异常时,实时推送告警至家庭医生手机端。
临床决策支持:
医生输入诊断关键词,系统自动推送相似病例治疗方案与用药禁忌;
孕产/儿童专病档案:自动生成孕期产检计划、儿童疫苗接种提醒,依从性提升90%。
区域健康洞察:
动态生成疾病谱热力图、高危人群分布看板,驱动公卫资源精准投放(如慢病筛查进社区)。
等保三级+国密算法:
数据传输SM4加密,敏感信息物理隔离存储,审计日志自动留存;
权限颗粒化控制:
居民端/医生端/管理端数据分级脱敏,支持患者自定义隐私开关(如隐藏特定病史)。
某市医院部署后:慢病高危患者识别效率提升300%,跨院重复检查率下降52%。
机构类型 | 核心需求 | 智档云定制方案 | 成效(上线6个月) |
---|---|---|---|
三甲医院 | 科研级专病库建设 | 肿瘤患者全病程档案+AI疗效预测模型 | 临床试验入组提速70% |
县域医共体 | 慢病全域管理 | 三色档案+物联网监测+家医联动平台 | 高血压控制率从66%→82% |
基层卫生院 | 居民自主健康管理 | 微信档案开放+健康积分体系 | 电子档案活跃率突破65% |
→ 释放数据价值:驱动临床科研、精细管理、公卫决策
→ 提升患者黏性:通过健康画像提供个性化服务
扫描上方二维码,关注撼动科技